基于智能硬件实时感知资源动态信息,为监测、运营、管理、服务提供先于时代的科技手段。
为了快速适应自动化产线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数控机床或系统与上层信息化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但是目前市场上机床种类繁多,采用的通讯协议也未经统一,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用于解决不同协议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为了解决这一现状,亟需开发一款机床控制管理中间件,主要实现数据实时采集、NC程序远程控制等功能。
基于现实应用场景,机床控制管理中间系统数据采集分为两大类;一是本系统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格式存储到数据库中;二是本系统具备优先响应上层软件系统数据获取指令的功能,能够按照规则解析上层软件发送的数据获取指令,实现协议转换,并能优先响应上层软件需要获取的期望值。
在传统的机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大多是一个控制系统,控制一台机床,且早期的无界面中间件的系统配置当中,多数采用修改配置文件的形式对系统进行配置。
系统式设计建立在一个控制端,控制多个机床的基础上。由于各个机床的指令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从单一标准化的指令向多元化,定置化指令转换的过程。这里我们采用策略模式,将各个机床的定制指令,经过统一化封装,注册在系统当中。将标准化API转换后的控制指令分发到对应的封装类中,由对应的定置化封装类来处理对应的指令转化。
物联感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高度的集成化,可以连接和管理各种安防子系统。物联感知系统应具有强大的设备接入能力,能够从数据、信令控制、媒体传输和终端应用等多个层面融合不同的安防子系统。
传感器是物联感知系统感知物质世界的感觉器官,为物联安防系统采集、分析和反馈最原始的信息。物联感知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海量传感设备的接入、管理和维护,支持不同格式的传感数据的解析、转换和存储管理。
当报警、事件应急响应发生时,物联感知系统能够为其提供分步执行计划,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快速响应,并根据业务联动规则,驱动关联子系统响应。
物联感知系统能够以2D/3D图形接口方式显示情景信息,并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事件发生地点和影响范围等方面的图形化信息,同时为系统指挥提供可视化的全局操控和应急指挥调度管理。
在各个交通卡口、社区门口设立物联感知设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采录出入人员信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人员流动路径;为疫情追踪、区域防控提供大量数据,提升疫情防控的有效性和效率。
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实时获取机床信息以及即时响应,推数控机床制造升级、产品优化、服务提升、模式创新。
通过人脸采集、车辆采集、视频监控、报警、门禁、人员出入口、智能停车、消防监控、巡更等物联感知设备打造创新应用场景,对各类突发事件做到预知、预判、预防、预警,提升城市运营效率,为城市打造一个安全、智能、现代的安防管理系统。